百度统计和谷歌广告

10万人次在线观看,17位顶级大咖,这个新冠肺炎研讨会不简单!

随着近期新冠病毒感染者数量迅猛攀升,急重症患者数量增多,医疗机构面临巨大的挑战。在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下,此次由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平台(联盟)、上海九州智慧医学影像研究院、上海市级医院放射科联盟主办,推想医疗支持的“新冠肺炎影像评估与报告规范研讨会”受到巨大关注,约10万人次在线观看了此次直播并引发积极讨论。

1月7日,“新冠肺炎影像评估与报告规范研讨会”在线上举办,本次研讨会由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担任主席,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萧毅教授担任活动召集人,共同探讨在疫情防控的新态势下,探讨如何正确进行肺部感染的分级和分诊,进一步促进新冠肺炎患者的规范化诊疗。活动特邀临床专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安友仲教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第十人民医院呼吸科王昌惠教授,山东省立医院呼吸内科张嵩教授;特邀影像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张敏鸣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张龙江教授,上海长征医院范丽教授,中日友好医院刘敏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熊曾教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单飞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李大胜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叶晓丹教授,上海长征医院望云教授。特邀互动讨论讲者:临邑县人民医院季景田教授,吴忠市人民医院吴钢教授,北京市顺义区医院徐冰教授共17位行业专家。

本次研讨会设置致辞、主题讲座、基层医院肺部感染诊疗问题互动指导及专家线上问题答疑环节,为与会者奉献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讲座与干货满满的互动交流。

会议致辞

作为此次研讨会主席,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士远教授在致辞时表示,抗疫三年以来,这一个月可能是全社会和全体医疗机构面临的最困难的阶段。目前各个医院基本上都在收治新冠肺炎的病人,大医院里的影像学科每天可能有上千个急诊,大量的CT的胸部检查对影像科提出前所未有的需求和挑战。

刘士远教授指出,此次研讨会是基于目前新冠肺炎救治的迫切需求来精心设计,有三个特点:

1.基于实战

针对现在的新冠肺炎报告如何标准化的撰写、包括哪些内容。影像医生怎样进行定量分级、怎样进行准确诊断、怎样进行随访中的疗效评价、和临床如何互动、临床医生关心哪些内容等问题,三位影像专家张敏鸣教授、张龙江教授、萧毅教授将逐一主持和点评,三位临床专家将从临床角度和影像医生互动,提出需求,分享新冠肺炎的临床诊治特点。

2.互动性

研讨会邀请了呼吸科、重症科、还有县域医疗机构的主任,基于一些影像诊断问题与影像专家、临床专家进行互动问答。

3.智能

我们希望人工智能能够在这次的新冠救治过程中发挥作用,比如推想医疗等AI医疗企业,已第一时间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方位智能解决方案。最后我代表大会组织者,谢谢推想医疗对本次大会的支持,感谢专家的拨冗参与,也向全国的医护工作者表示慰问、敬意,感谢你们对新冠肺炎防控救治所做出突出贡献。

上海长征医院放射诊断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兼秘书长萧毅教授主持了此次会议,萧毅教授表示,在中国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之后,新型冠状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感染一时间在国内大流行,各地各级放射科都接诊了大量的中高风险人群进行肺部的CT检查。如何及时准确地为患者和临床提供诊断服务?对于肺部感染的这些分级和分诊,新冠肺炎的鉴别诊断和报告书写的规范是怎样的?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国内在肺部感染影像诊断方面实战和理论丰富的大专家,围绕需求进行课程的定制,为大家提供帮助和解除困惑。

主题讲座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放射科执行主任李大胜教授进行了《AI在新冠肺炎诊治中的应用体会》的主旨演讲,李大胜教授回顾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在政策调整后的这段时间里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难忘经历,他表示,疫情对于医院的各个科室都有非常大的冲击,我们医院只有3台CT,在12月中旬的时候,检查量已经达到了每天240多个,到12月底,CT检查量达到了创纪录的653个。从扫描到后期报告处理,放射科都面临了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医生对于影像报告的处理是一个难点,也是全科工作中“卡脖子”的地方。

李大胜教授强调,对此医院也在应对的过程中做了很多准备,在疫情真正来临的时候,医院全力应对,基本平稳的度过了最高峰的冲击。我们把家里的电脑拿来,请推想医疗在医生的个人笔记本上全部安装上推想AI解决方案,尽最大可能降低公共场所密集程度。

众所周知,医院的放射科基本在位于地下室,通风条件差,工位一个埃一个非常密集,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交叉感染,我们希望把因为感染造成的减员速度尽量慢一些,所以采取了远程居家办公,再加上推想的AI解决方案解决了很大的问题,让我们能够及时应对和处理不断上涨的CT检查量。

李大胜教授回顾了几个新冠肺炎感染的病例,他表示,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好的肺炎辅助诊断工具,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与推想医疗合作的比较早,在2019年的时候放射科就引入了推想AI,2020年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我们也与推想进行了合作,并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这次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时,推想AI能够分割肺部的影像信息,把肺炎体积占比,密度等自动标记出来,并给出对于肺炎轻症、重症的基本判断。此外,还有前后片对比功能,能够看出病人病情是否有所进展,是否转重症,真正做到了客观量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安友仲教授在武汉抗疫前沿,尤其重症救治一线,日夜奋战,对于新冠救治的经验非常丰富。他表示,病原微生物有很多甚至早于人类,并长期与人类在地球上共存。

很多的病毒感染可以表现出某种“嗜器官性”,但往往会同时累及全身多个器官。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我们把它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而不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因为这种病毒不只侵犯肺。新冠病毒侵入途径是通过刺突蛋白和人体ACE2受体来结合,全身有血管的地方,大部分都会有ACE2受体,它是一个全身分布的受体,所以感染后,既会有心肌、脑血管、胃肠道等症状,还有XBB毒株感染表现出的一些症状。

关于AI在新冠肺炎诊治中的应用,能否通过人工智能和数字医疗,帮助我们进一步精确判断当出现磨玻璃影像时,代表有多少肺毛细血管受累,当出现铺路石征的时候,具体有多少肺泡发生了变化?从而让我们从中进一步了解死腔通气的程度以及通气血流比的变化,这样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有着更加精准的判断,这是我想跟各位放射科医生一起讨论的地方。

此外,其他专家教授也从影像和临床两个角度,结合临床病例,讲解了新冠肺炎的诊断和评估、病毒性肺炎诊断分级CT报告规范、社区获得性肺炎鉴别诊断与治疗、新冠变异株在肺部影像特征及动态变化等信息,丰富翔实的演讲内容也引发与会者和专家的积极讨论。

在基层医院肺部感染诊疗问题互动指导环节中,由基层医生提供病例提出问题,临床专家现场指导,影像专家点评和答疑。在互动指导的过程中,专家与基层医生毫无保留,让与会者感动于专家们精湛的专业知识,基层医生的满腔热情,这种医生间的“传帮带”,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尤其宝贵,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能够真正帮助基层医生挽救患者的生命健康。

萧毅教授最后总结道,希望通过这次学术交流和碰撞,能够让医生有更多的思考,提升基层救治能力。这次活动目前在线观看过人数约10万人次,且平均在线时间很长,大家都在关注新冠肺炎的诊断与治疗,关注新冠肺炎影像学的表现,并积极与专家互动探讨,希望每一位医生能够为健康中国尽到自己的责任。

作为全球领先的AI医疗科技企业,推想医疗快速响应,在新冠病毒汹涌而来时率先推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全方位智能解决方案”,该方案辅助影像和临床医生实现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肺内病变患者的快速检出、定量分析、智能分级、精准评估和全程管理,实现重症提早发现、患者精准分层、病程有效管理,全方位提升新冠病毒感染的救治能力。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